項目評估報告,是專業評估人員根據項目主辦單位提供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對目標項目的全面調查、綜合分析和科學判斷,確定目標項目是否可行的技術經濟文書。
一、作用
它是項目主管部門決定項目取舍的重要依據,是銀行向項目主辦方提供資金保障的有力憑證,也是項目建設施工過程中必需的指導文件。一般由作為項目評估方的國家項目管理部門或者項目主辦方的上級部門,組織有關專家,或者授權委托專業咨詢公司、意向上為目標項目提供貸款的銀行來實施項目評估并制作項目評估報告。
二、寫作原則
。ㄒ唬┛陀^性。項目評估是在項目主辦單位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再研究,其結論的得出完全建立在對大量的材料進行科學研究和分析的基礎之上。
。ǘ┛茖W性。首先要有一個科學的態度。項目評估是項目建設前的一項決定性工作,它的任何失誤都可能給企業、給國家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評估人員必須持有對國家、對企業高度負責的、嚴肅的、認真的、務實的精神,以
戰略家的眼光,將項目置于整個國際國內大市場進行縱向分析和橫向比較,堅決避免盲目建設、重復建設等現象的發生,使項目建成后確實能夠創造良好的效益,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要使用科學的方法,在評估工作中,注意全面調查與重點核查相結合,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經驗總結與科學預測相結合,以保證相關項目數據的客觀性、使用方法的科學性和評估結論的正確性。
。ㄒ唬┍匾。必要性評價又稱背景分析,即分析項目在科學研究和經濟建設中的意義和地位,從而明確目標項目是否有建設的必要。該指標突出考察的是項 目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所能做出的貢獻大小。在這方面它要重點評估兩個子指標:
。保椖康耐顿Y方向。
。玻a品的市場需求。
。ǘ┚褪强尚行。即考察項目是否具有建設的可能。如果項目缺乏建設的技術、經濟或其他物質基礎,那么一切都是空話。1983年國家頒布的《關于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的試行管理辦法》規定,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內容應包括八個方面:①市場需求調查分析;②擬建或改擴建規模;③技術工藝設備和生產條件研究;④廠址方案與建廠條件;⑤勞動力的來源、素質及職工業務技術培訓;⑥工程建設實施計劃及生產計劃;⑦技術經濟指標及財務效益分析;⑧投資效益和社會影響研究。
對照上述內容,項目可行性評估的重點主要有兩個子指標:
1.技術的可行性。重點考察引進的技術是否先進適用,能不能與現有的技術設備水平相適應。
2. 經濟的可行性。
項目評估報告的結尾非常重要,它包括兩項議題。一是要在上述因素分析的基礎上,對項目是否可行作出結論;二是對可行的項目建設提出合理化的改進建議,以保證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或對不可行的項目指明存在的問題,為項目主辦單位改進下一步的項目設計工作提供指導和參考。